top of page

偏鄉教育  大學生培養志工心態

【記者 王皓弘/中正大學報導】

 

  偏遠地區師資不足,教育水平與都市差距甚大,都市大學生擔任偏鄉志工,教育偏鄉孩童並且跳出校內體制上的框架,利用好玩有趣的方法幫助資源不足的孩童在沒有經費補習的情況下,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近年來,國立中正大學因為畢業服務時數的問題,各個社團相互結合,辦理大學生到偏鄉服務的教學活動及營隊。中正大學劍道社、臨界點社近期配合嘉義縣政府的服務利他方案讓更多同學參與偏鄉教育活動,有許多大學生表示除了可以透過教導偏鄉兒童獲得需要的服務時數,還可以從中獲取許多相當珍貴的經驗,更能夠體諒資源不足的同學。中正大學臨界點社社長蔡易晉同學說:「在經濟發展下,台灣愈趨都市化,鄉間的教育資源與都市相比是稀少很多的,而我們身為中正大學的學生,取之於嘉義、用之於嘉義,當然要把我們的知識、活力帶給較偏鄉的孩童們,即使不是長期的,也能在

短短的相處過程中讓他們體驗到不同以往的教育活動」。

 

  同時擔任中正大學臨界點社團及劍道社社團指導老師陳玫錦老師表示,過去以往以社團名義去辦理偏鄉服務性質的活動都是短期的,不過近期嘉義縣政府辦理服務利他方案,在嘉義縣五個地區做長期性的服務,從梅山的大南國小、溪口鄉美鄰國小、布袋鄉桂林國小、大埔鄉大埔國小,都是這次服務利他方案的重點地區,這項持續性的活動從今年104年10月延續到明年105年的1月,每個月三次,每次三天,是一個長期的偏鄉服務計畫,而參與學生主要為中正大學茶藝社以及臨界點社的同學,主要是和教學做配合。中正大學茶藝社副社長鍾易璋說:「我的母親就是大南國小畢業的,當我在服務的同時我更能深刻的體會偏鄉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更能夠盡心盡力的教學。此外我認為茶藝能帶給小朋友不同於一般基層教育的填鴨式教學,茶藝更深厚的意義是學著謙卑,茶藝是以茶為主體,將藝術溶於生活以豐富生活的一種人文主張,其目的在於生活而不在於茶。」

 

  過去在偏鄉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因為各個大學社團以及政府的督促下有了極大的改變,但是現今偏鄉資源則是呈現了不均勻的問題。嘉義縣大南國小官主任覺得:「透過這次服務利他方案讓偏鄉地區的小朋友可以體驗不同於以往的教育,過去我們這些偏鄉的兒童根本沒有資金和機會接觸劍道茶藝,所以我們相當珍惜這樣的資源。但是反觀其他偏鄉學校可能就沒有這樣豐富的資源。一部份的學校是已經足夠了,另一部份則是呈現資源過剩不均的問題。」

 

  參與這次服務利他方案的大學生不僅是自願的還需要有相關經驗者及相關教學性質社團者才能夠參與服務,配合這次服務利他的偏鄉教育服務。臨界點社社長蔡易晉同學強調,當然還是會有人抱持著賺取服務時數的心態而來,而我們也不能限制這類人的發生,但我們認為實際去體驗、實際去服務會有所收穫、心態上或許會不一樣。嘉義縣梅山鄉大南國小四年級吳正吉則覺得:「剛開始上茶藝課的時候覺得很無聊,沒有興趣,原本以為他們只會來幾次就走了,但是沒想到他們每個月都會固定來幾次,經過大哥哥大姊姊的用心陪伴,也開始對茶藝有了興趣。以前常常坐不住,心浮氣躁的,從暑假開始上課到現在,不僅被爸爸媽媽稱讚有變得比較沉穩,也更能夠控制自己的脾氣。」

 

  服務利他計畫透過體育性的活動,射箭、劍道、茶習讓小學生在體育當中學習到耐性及專注的內在涵養的訓練。不同於以往這次的長期計畫不再只是讓大學生來辦營隊,而是找有經驗有熱情以及專業專長的同學及老師來到偏鄉做長期及穩定性的服務,不再讓小朋友覺得大學生們只是過客,不再覺得活動一成不變。

 


 

 

學生在學劍道。

記者 王皓弘/攝影

小學生學茶藝。

記者 王皓弘/攝影

嘉義縣梅山鄉大南國小。

圖片 王皓弘/攝影

你可能有興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