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偏鄉教育問題 政府民間須合作

【記者 王崇任/嘉義市報導】

 

  偏鄉教育為近年來國人關注的議題之一,教育資源不足、隔代教養家庭、外籍配偶、偏鄉教師缺乏等問題皆需要政府、民間給予相關幫助,讓相對弱勢的家庭有機會與其他家庭站在同個起跑點的機會。

 

  在教育資源的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各地偏鄉學校的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來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而偏鄉孩子家中為隔代教養或是外籍配偶家庭比例高,老師們不易與家長合作,學生放學後多數只能「靠自己」。比起都市孩子的父母多數會積極得為孩子們獲取更多教育資源,偏鄉地區的家長在此下的功夫便明顯少於前者。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過去只要認真苦讀,無論偏鄉或家中較為貧窮的孩子還是有機會可以念好學校,甚至是考上一流大學,但是在面對十二年國教的改變過後,精通多項才藝、擁有豐富的社團活動經驗才是當前的考核重點,這樣子對拼命學習但資源貧瘠的偏鄉學子更加不公平了。再加上根據兒童福利聯盟的統計顯示,網路世代的來臨,將近六成的偏鄉學童家中沒有電腦及網路相關資源,兩相比較下偏鄉弱勢家庭的狀況明顯處於劣勢。

 

  面對這樣的難題,許多民間機構在各地興起教育輔助計畫,成立課輔班,讓學生在放學後也有學習的好地方。而許多大學也與課程結合,讓校內社團、學生到偏鄉地區當志工,不僅能讓偏鄉學生透過與大學生交流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體驗不同以往的教育方式,也讓大學生們感受偏鄉與城市間的差距並達到自我實現,在互利的情況下使得偏鄉學校能接觸更多外來資源。

 

  然而資源有限需求無窮,即使民間機構投注大量心力於偏鄉教育仍舊是力有未逮,實踐大學教授陳超明表示,臺灣應盡速跟進日本及澳洲的腳步,制定偏鄉教育專法,確立偏鄉教育的特殊性,畢竟教育乃國家之本,教育政策不宜隨著政治因素改動。除此之外更需挹注更多資金、資源進入偏鄉,只靠民間團體的資源以及老師的努力並非長久之計,甚至容易將偏鄉教師們的熱情燃燒殆盡。

 

  教師資源缺乏也同是偏鄉教育的一大重點問題,教師不足、教師流動率高等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課業學習,甚至對孩子的內心產生負面影響。因為偏鄉學校規模小、人員少,造成學校組長還必須兼任導師職位,在工作倍增的情況下,導師必定會有所影響,而連帶影響孩子的教育。

 

  根據教育部104年偏鄉教育創新發展規劃情形報告,政府未來將在偏鄉教育政策規劃中納入新元素,結合大學、輔導團隊、社會企業、青年與志工資源的力量,達到教育創新、提升學生基本學力、強化學生國際視野與傳承在地文化的目標。並成立教師培力交流據點,盡力投入師資培育、提升教師的質與量,期盼偏鄉學生可以和一般學生站在相同的起跑點出發,而成效將會如何,就只能等待時間來驗證。

 


 

 

外籍配偶家庭數量持續增加,他們的適應情形值得我們關注。

阮蓓海/提供

偏鄉孩童放學後的教育也引起許多民間團體的關注。

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提供

隔代教養家庭在偏鄉地區比比皆是。

記者 王崇任/攝影

你可能有興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