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政策支援不到位 偏鄉教育雪上加霜

【記者 陳韋勳/嘉義縣報導】

 

  一直以來,政府投注不少的資源在偏鄉教育上,蓋校舍、給教師津貼、試行如混齡教育的新學制等等。走一遭偏鄉學校就可以看見政府對偏鄉教育的重視,然而隔著官員與老師學生的仍然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常常新的制度要推動了,第一線的教師、家長、學生仍摸不清頭緒。

 

  偏鄉教育人手不足是眾所皆知的事實,政府每年也投注許多資源在偏鄉學校,從幾乎每所偏鄉學校的校舍都嶄新漂亮就能略知一二,然而即便政府每年注入這麼多資源,偏鄉教育仍不見成效。前太興國小行政人員涂玉仙表示,她在任職行政人員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調查,在外邊都市學校可能由各處室分配進行,但來到偏鄉學校,從學生的家庭狀況、健康狀況,到生涯發展都由本來就已身負多職的行政人員兼老師負責。但就涂老師站在第一線的角度來看,這些全國同步進行的調查很多在偏鄉教育不僅無法發揮功效,甚至更消耗本來就嚴重缺乏的人力。

 

  從像涂老師這樣的前線教職人員言語中不難發現,一直以來,政府與偏鄉的脫節是偏鄉教育無法進步的重要原因,例如今年九月開學時,太興國小就因為臨時宣布改行「混齡教育」而引起學生家長罷課,太興國小家長會長葉會長說:「會發動罷課是因為當初要實行混齡教育完全沒有舉辦說明會,直到開學大家才知道,這樣子當然沒辦法接受。」嘉義縣教育處長王建龍表示,罷課運動之後他立刻與學生家長溝通,向家長說明實施混齡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偏鄉學生的人際互動,藉以刺激孩子透過與同儕互動增加更多學習的可能性,家長在疑慮消除後也較願意接受新教育制度的實行。嘉義縣教育處長王建龍也說:「學生的受教權永遠是教育處的第一考量。」從混齡教育實施造成的反彈可以看出偏鄉教育的問題也許不在政策本身,而在政府方推行新政策時未能與偏鄉取得更好的連結。

 

  然而不論是老師、家長、或官員,最關心的同樣都是孩子的教育,若這三方能夠有效地建立連結,偏鄉教育才能完全動起來。現在調到嘉義縣中林國小任教的涂玉仙老師就說:「對教育抱有熱忱願意到偏鄉教育的優秀老師並不少,只是常覺得自己在孤軍奮戰,如果教育局處能更貼近偏鄉,我相信偏鄉的小孩是比都市還快樂的。」

 


 

 

抵達太興國小的山路。

太興國小/提供

太興國小校園一隅。

記者 陳韋勳/攝影

學生在進行健康週活動。

太興國小/提供

你可能有興趣

bottom of page